近年來,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事故處理中隊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、以穩(wěn)定為目標的發(fā)展思路,用擔當踐行初心使命,堅持建硬班子,帶鐵隊伍,不忘初心,無私奉獻,矢志追求“讓人民滿意、保社會平安”工作目標,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。中隊現(xiàn)有民警10人,輔警12人,2018年以來處置警情15323起,公訴嫌疑人143人,亡人事故調解率100%,重大逃逸案偵破率100%,2018年亡人數(shù)同比下降18.5%,2019年截至六月,亡人事故總體呈下降趨勢,2017年以來,中隊處理的交通事故沒有一起引起信訪、投訴,較好地實現(xiàn)了群眾滿意最大化目標。2019年9月被鹽城市公安局榮記集體三等功。
雁飛千里靠頭雁
中隊班子克服交通事故處理事難、量大、人少的困難,通過跟班交流、疑難案件集體討論、信息化技能培訓等方式提升民警的業(yè)務素質;同時,堅持執(zhí)法為民,不忘初心,以服務群眾、讓人民滿意為工作目標,確保事故處理工作公正、高效。近年來,民警處理的事故無有效違規(guī)投訴,全訪評滿意度達99.85%。一是凝聚警心。中隊強化政治理論學習,增強全體民警的大局意識和拼搏精神,將隊伍磨煉為一支站位高、作風實、決心大、方法多的事故處理專業(yè)隊伍,使每個民警在困難面前不言敗,任務艱巨沖在前。二是提升技能。近年來,由于從其他警種調入的年輕民警多、新手多,隊伍業(yè)務技能參差不齊,對此,中隊通過專題培訓、以老帶新、案例解析等多種措施,迅速提高民警的業(yè)務能力。在接處警過程中,輕微交通事故通過手機APP現(xiàn)場處理,事故責任認定書出具率高達30 %,從而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,方便了群眾。三是勤于實踐。中隊推行 “一站式”服務,全方位為事故當事人服務,確保高效處理事故。在事故調解過程中,請法官、調解員、保險公司工作人員提前介入,為事故雙方講清法規(guī)規(guī)定、利害關系,從法理、事理、情理等多方面入手,做活做好事故雙方的思想工作,使雙方都得到滿意的結果。2018年6月,中隊長梁海東在調處一起夫婦雙亡,兒子是智障的棘手案件時,他充分運用法院、保險公司加司法調解三方力量,經過8個回合的艱難商談,克服保險金額不足等困難,最終調解成功,雙方都表示滿意。
矢志追逃保穩(wěn)定
針對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輿論關注度高,偵破難的特點,中隊建立掛牌盯案獎勵機制、重大事故應急響應機制、案件維穩(wěn)評估機制,用活傳統(tǒng)、科技手段,破獲近三年全部重大逃逸事故40余起。一是增強責任意識。中隊認識到逃逸案件社會關注度高,且受害家屬急盼破案的心情迫切,為此,中隊想方設法調動民警的工作積極性,嚴格落實工作責任。工作中,辦案民警人人做到千方百計,夜以繼日,案件不破誓不罷休。2018年7月2日上午9時許,一年輕女子駕駛蘇ZH9XX號牌二輪摩托車,沿濱??h城人民路由南向北行駛至京華雅苑路段時,與駕駛電動自行車由東向西橫過人民路的70多歲老奶奶王某某相撞。7月3日,被撞傷的老人經醫(yī)院搶救無效死亡。事故現(xiàn)場未留下什么有價值的線索和信息。中隊民警通過大量走訪附近群眾,調閱監(jiān)控探頭視頻,反向追蹤肇事者等多種手段,歷經53個小時,終使“7·2”亡人交通肇事案成功告破。二是堅定破案信心。中隊民警樹立為民除害、保民平安的理念,在辦案過程中不怕困難,不懼挫折,最終使案件獲得了突破。2019年3月16日晚,我縣坎舍線界牌鎮(zhèn)淮河村村部附近路段發(fā)生一起電動三輪車撞人逃逸事故。由于肇事者是一個“盲臉”漢,周圍的幾個村組沒有一個村民認識,使案件偵查工作陷入停滯狀態(tài)。但辦案民警沒有氣餒,歷時7天不斷走訪周邊群眾,深入發(fā)掘線索,最終順藤摸瓜找出了外出打工20多年、面貌改變了許多的肇事者。三是善用科技手段。辦案民警充分運用科技手段,快偵快破逃逸案件,對交通肇事者起到震懾作用,使逃逸案件大幅下降。2018年3月15日凌晨6時許,我縣境內G204果林路段發(fā)生了一起交通事故,一名60多歲的老人被一輛正三輪摩托車當場撞擊身亡。中隊民警接警后,通過循線追蹤,3個小時即將交通肇事逃逸的違法犯罪嫌疑人王某抓獲。
壓降事故保民安
在處理好事故的同時,中隊注重強化為民服務理念和大局意識,讓每個民警做到處理事故高度負責。堅持對每起亡人事故進行剖析,提出具體建議,移交職能部門整治隱患,從源頭上預防壓降事故保民生。全體民警抓住每一個事故處理的機會加強宣傳、以案釋法,切實增強群眾的安全出行意識,大幅減少轄區(qū)道路交通事故。一是加大社會面宣傳。充分利用傳統(tǒng)媒體和“雙微”平臺,強化交通法規(guī)宣傳,以身邊人身邊事,進行以案釋法,增強宣傳的震憾力和有效性。二是人人都是宣傳員。事故處理民警在接處警過程中,同步對雙方當事人現(xiàn)場講解法律法規(guī),在后期處理過程中向當事人發(fā)放相關宣傳資料,提高事故當事人對交通事故危害性的認識,促其從法律角度看待交通安全對生命的價值意義,此舉受到當事雙方和現(xiàn)場群眾的一致好評。三是善于利用輿論效應。中隊對發(fā)生的亡人交通肇事逃逸典型案例,在縣以上傳統(tǒng)媒體和新媒體上進行宣傳,有力地震懾了交通違法人員,觸動了群眾內心深處的交通安全底線,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。四是定期總結提高,包括理論與實踐培訓易發(fā)事故地段分析建議等。